“鸡腿肉去皮切块,焯水去腥/分别把土豆、洋葱、胡萝卜切块/锅内先倒入植物油,锅热后把切成小块的食材一起下锅翻炒,大约三四分钟/再次倒入植物油……”虽然深夜放毒不是笔者本意,但是听了上面的描述,你有没有产生想要立刻跳进厨房的冲动呢。
美食食谱
,尤其是各种
简餐
的制作教学,总是悄无声息地霸占微博热搜榜;同时也催生了大批美食博主以文字、图画和视频等形式,在分享简餐食谱的同时,也分享着自己的生活。有时是地方小吃的普及,有时是蔬菜水果沙拉的减肥版搭配,也有时是各种粥汤的做法……面对着琳琅满目的食谱,不禁让人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得以“笑傲”在热搜榜上的?
简餐能够受到追捧的原因,是
因为它具有和国人普遍餐桌上的菜肴不同的魅力
。
首先,
是简餐制作的简单快捷的特点
。简餐,顾名思义,重点就在于一个“简”字。它与传统的中华料理不同,如果我们将国人餐桌上传统的料理形式比作雍容华贵的牡丹,那么偏西式的简餐则是简洁淡雅的百合。
传统的中国菜的制作讲究荤素搭配,口味偏重,制作过程中的勾芡、调味等步骤众多,繁琐而复杂;而纵观许多简餐食谱,则可以发现,简餐的制作往往只需要五六个步骤,并且常常是以类似诗歌写作中“
意象叠加
”的方式,通过食材的混合和简单调味来完成。
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青年上班族,每天在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被繁重的工作事务缠绕,没有时间做饭甚至没有时间吃饭,
大量简餐食谱的出现使得这个群体也能利用短暂的空闲时间来亲手制作自己想要的食物。
另外,则是
简餐本身,能够满足食客对于健康、安全、美味的各方面需求
。分析这些登上热搜榜的,能够受到青睐的简餐食谱,也能发现它们往往
和“减肥”、“绿色”、“健康”相联系,这些也就是简餐受众的需求。一方面,素食的蔬菜、水果配以沙拉酱等调料构成的食材搭配,少油的简单翻炒和混合凉拌等构成的制作流程,是大部分简餐的“标配”。另一方面,同因为方便快捷而迅速发展的外卖市场中的弊端逐渐显
现,各大外卖平台鱼龙混杂的准入制度频频被曝光,而且我国近年来因农药滥用、转基因、无良企业等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件不断发生,“病从口入”越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DIY的“安全”简餐能够受到追捧,也是社会潮流所催生的结果
。
简餐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了一个如同娱乐业一样的“产业”
,人们最初对简餐的追捧,也推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比如各种门类的美食博主大量涌现,他们通过撰写食谱、漫画、拍摄视频、体验各种类型的食物之后分享感受等各种方式,得到了大量的关注,收获了大批粉丝。因为这些方式涉及到了
知识产权
的问题,所以总也常常会有一些例如抄袭等的小插曲,这些插曲同样也能获得短暂的热度。此前的著名美食播客“日食记”被抄袭的事件,就曾一度霸占了微博热搜头条。
在如今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微博热搜已经成为了年轻群体了解社会的窗口之一。在这个平台上,娱乐新闻往往是上升速度最快、阅读量最大的门类。
这个时候人们对于这些简餐及其周边产业的关注,有时反而盖过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娱乐新闻的风头。
我们有时候更乐意去关心他人而忽视自己,我们为通过参演一部电视剧而“一夜爆红”的
“小花”“鲜肉”
而脸红心跳;为某个被雪藏很久的歌手复出而欢欣雀跃;为自家爱豆被爆出谈了恋爱而“怀疑人生”;为明星公开婚变出轨而变身“柯南”……我们因为对这些的关注过了头,但是遥远的“他们”的生活对我们自己的生活又能产生多少影响呢?
在这个时候,简餐如同“清水芙蓉”般的出现,似乎是一个信号,对人们来说也是一种“前进”——
人们对自身的关注逐渐“上升”
。我们意识到食品安全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愿意选择相信自己,自己抽时间做饭来满足味蕾;我们总是疲劳于工作的奔波,所以我们选择通过关注简餐和制作简餐来给自己一方用于休憩的
心灵田园
;我们厌倦了在过油过腻的进食之后不断长胖、变虚弱的自己,所以想要在吃的方面做一些努力来减肥、变健康。
长辈们喜欢把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挂在小辈的耳边,父母打电话时会多唠叨一句好好照顾自己,这些让人耳朵起茧的话,也不过是希望年轻人们多关注自身,不只是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简餐正好和他们的心意不谋而合,代表着一种希望——“我”在某种程度上正慢慢占据了生活的一部分。
拿出柜子里落了灰的碗筷,准备一个可以满足饭量的便当盒,补足闲置很久的调料盒,让自己“慢”下来,偶尔开开火,为自己做一份简餐带在身边,这大概就是生活中微小简单的“小确幸”。
作者 | 王凯娜
排版 | 齐文雨 杨奕涵
图片来自网络
华大青年评论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