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资讯 >为什么穷人总把自己的生活弄得雪上加霜?

为什么穷人总把自己的生活弄得雪上加霜?

  • 发表时间:2018-11-14 08:03:36




推荐


作者: Rutger Bregman

编译:mint

来源: Lens杂志(ID:Lensmagazine)

编辑:

宣宣


社长说

穷,不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状态,有时不管处于贫穷中的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会把自己拉向生活中更深的深渊……



为什么穷人总把自己的生活弄得雪上加霜?


关于穷人,社会上总是存在着一种“ 美国梦 式的误解,认为 只要人们不断奋斗,总有一天能脱离悲惨的处境 。然而越来越多的社会调查发现,穷,不止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状态,有时不管处于贫穷中的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会把自己拉向生活中更深的深渊 ……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 卡斯特罗 的研究


1997 11 13 日,一家新赌场在北卡罗来纳州大烟山南部开张了。时值冬日,虽然气候恶劣,前来参观游玩的人还是在赌场门口排起了大队,后来人越聚越多,赌场经理不得不在门口劝说人们不妨先回家等候,改日再来。


这家赌场是当地的切罗基印第安人群落开办的。早在赌场开门前,一位德高望重的群落首领就预言:“ 赌博将为切罗基人带来厄运。 然而随着事态发展,人们很快发现,赌场带来的绝非厄运,而是巨大的利润 —— 2004 年一年,赌场就盈利 1.5 亿美元,到了 2010 年则增长到 4 亿美元。切罗基人用这些钱建起了新学校、医院和消防站。大量的现金流入了当地 8000 名切罗基男女老少的口袋里,极大地改善了他们原本一穷二白的生活条件。


巧合的是,在赌场改善当地人生活的这些年中,一位来自杜克大学的教授简· 卡斯特罗正在当地研究大烟山南部地区年轻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从 1993 年起,被测试的 1420 名孩子每年开学前都要接受一次心理测试,结果表明,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行为方面的问题。


简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 穷和行为问题,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在简进行这场为时多年的研究时,学界对于心理问题的看法也发生着变化,学者们越来越多倾向于同意,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个人基因因素导致的。然而简对此持怀疑的态度。正巧,赌场的开张为她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她能够观察被测试的孩子中那些切罗基孩子身上所发生的变化。



赌场开张不久,简就发现这些孩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脱贫孩子中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降低了40% ,切罗基小孩的犯罪率也降低了,一些人彻底摆脱了毒品和酒精,在校成绩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赌场开张十年后,简的测试结果表明:孩子脱贫的时间越早,他们青春期的心理健康程度就越高。实际上,后来,许多切罗基孩子的表现已经超越了其他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


看到这样的数据,简心里最初是拒绝的。“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社会干预的作用其实很小。 她后来说, 可事实却非如此。


原因之一,可能在于金钱改变了父母们的行为方式。赌场开张前,许多切罗基父母夏季要辛劳工作,冬天却失业在家,经济压力使得他们脾气暴躁。而赌场带来的巨额收入让许多切罗基家庭不再把注意力放在金钱上,开始更多关心起自己的孩子。


简发现,切罗基父母的工作时长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一位母亲告诉她,金钱减少了家庭内部的摩擦,父母们不用再焦虑从哪儿去弄钱,所以他们把这些节省下来的精力投入到了孩子身上。


那么,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因素,决定了穷人糟糕的心理健康状态呢?简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两者都有—— 因为贫穷引发的压力会更大程度上诱导基因性精神紊乱症。但她的研究暗含着更重要的意义:基因无法被重写,但贫穷的状态可以被改变。


为啥穷人总是做"傻事"


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 这可能是人们最希望建立起的乌托邦了。


任何为这一理想而奋斗的人都面临着一些令人难堪的问题: 为何穷人总是更容易犯罪?为何他们总是更肥胖?为何他们服用更多的禁忌药物和酒精?长话短说,为何穷人总是做傻事?


张口结舌了?现在我们看一看数据:穷人借贷更多,储蓄更少;吸烟率更高,运动量更少;酗酒率更高,健康食品吃得更少。参加应聘时,穷人写的简历总是不堪入目,并且在面试中表现得最不职业体面。



撒切尔夫人曾将贫穷称为一种“ 个人缺陷 虽然今天的政治家都会避免这样的措辞,但相信不少人都心里默默同意:贫穷的根源在穷人自己身上。人们都觉得,穷,就要自己努力摆脱这样的境况,政府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引导,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是否,穷人其实无力自助?是否,所有的帮助对他们来说都是杯水车薪?是否,所以那些所谓的援助措施,都在使他们进一步陷入深渊?


情景的力量


现在,一些人正在认真思考上述问题。最近,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艾尔达· 莎菲尔和来自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家塞德希尔 · 穆来纳森发表了一份关于贫穷的新研究结果 —— 他们提出, 穷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情景。


莎菲尔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稀缺科学。“ 许多经济学家都研究稀缺, 他说, 但我感兴趣的是稀缺所引发的心理状态。


莎菲尔发现, 稀缺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极大影响。当人们预计到某样东西很稀有时,他们就会相应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无论稀缺的内容是什么—— 时间、金钱、友谊、食物 …… 它们都会造成一种 稀缺心境 。这种状态有它的好处: 感受到稀缺的人很擅长解决眼前的问题, 比如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穷人特别擅长于用一点点钱解决一天甚至一周内的温饱问题。 然而稀缺心境所带来的问题也很严重:它让人关注于眼前的小问题,于是忽略了长远计划。“ 稀缺会耗光你的精力。 莎菲尔说, 让你没法关注那些其实更重要的事情。



用电脑举个例子:假如一台新电脑老是同时运行10 个软件,它的速度必然会越来越慢,但这不代表它原本就不是台好电脑。同样,穷人也面临相似的问题:他们总做傻事,不是因为他们傻,而是因为他们处于一种必然会做傻事的情境之中。 假如你想理解穷人,就想象着你自己总是心不在焉。 莎菲尔写道。 根本难以自控。 你总是被琐事牵扯,很容易就烦躁不安。这样的情况日复一日地发生着。” 因此,稀缺就会导致人做出愚蠢的决定。


如果用数据来说明,稀缺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人的判断力?“ 它会导致人在智商测试中分数降低 13 14 分, 莎菲尔解释道, 大概相当于让你在一夜未眠或者宿醉未醒的情况下接受智商测试。 莎菲尔还在超市里对路人进行了随机测试:他让路人想象自己的车坏了,需要花钱修理。当听说修理费只有 150 美元时,大多数人的认知能力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但听说需要花 1500 美元修车时,被测试的穷人明显出现了认知障碍 —— 因为他们又开始在脑袋里盘算该怎么东挪西凑凑够 1500 元钱了。


早在1782 年,英国散文家塞缪尔 · 约翰逊就说过这样一席话: 贫穷是人类福祉的敌人。它会损毁人的自由,使美德难以被施行。 —— 或许是时候我们都该反思:贫穷不是缺心眼,而是缺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正确的方式,医治这种人性中的顽疾。






1


社长问:

你认为是什么造成了穷人的困境?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教育资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