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曾作为合肥的名片,被全国人所熟知,曾经的三国古战场,如今沦落为一个到处可见休闲娱乐的公园,历史的厚重感渐行渐远。
要想追溯逍遥津的历史,还是要对1800年前张辽大战孙权的那场战役讲起,流传到现在的故事去过逍遥津的朋友肯定有所了解,当年张辽率部7000人守卫合肥,击退孙权的10万大军,嫣然张辽成了保卫合肥的大英雄。
为此阿Q恶补了下三国的历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现真相的背后还有些人所不知的细节。
从历史的角度看来,张辽威震逍遥津难免有断章取义之嫌
在三国演义的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中不难发现其中几个疑点。
保卫合肥非张辽一人之功
与张辽一同守卫合肥的还有李典,乐进两位大将,整个战役由三人共同配合完成,李典负责埋伏,张辽和乐进正面迎战,原文是这样的
“既曼成肯相助,来日引一军于逍遥津北埋伏:待吴兵杀过来,可先断小师桥,吾与乐文谦击之。李典领命,自去点军埋伏”。
如此看来功劳该有三人共有,然而到了现在,我们只记得张辽一人,忘记了李典和乐进,看来似有不公。
合肥当时是只有7000人?数字无从考证
阿Q对这个数字比较怀疑,虽说曹操当时在汉中和刘备交战,预取西蜀,兵力不充裕是不争的事实,但合肥当时作为抵挡孙权的第一道防线,不可能只有区区7000守军,即便是只有7000人,按照常识推断
(历史记载中张辽本人还是比较谨慎的,如果换成是张飞可能性会大一点)
料想张辽也没有胆量迎战十万大军的孙权。
张辽并未击溃孙权主力
三国中这样记载,乐进首战以诈败吸引了甘宁和吕蒙的前队前去追击,只剩下了第二队孙权和凌统的三百人对战张辽和李典的几千人,试想以几千对三百,就算是阿Q我也能轻松搞定,由此可以看出是孙权上了张辽的当,只能证明张辽在此战中的智慧,不足以体现出他本人的战力。
如若没有曹操援兵将至,合肥可能城破人亡
虽说张辽首战告捷,但是毕竟孙权兵强马壮,只是损失了区区三百人,主力仍在,要是连续发动攻城,后果并未可知,但是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此时曹操由于在汉中眼见取西川泡汤,只能撤军来救合肥,原文
“今蜀中稍定,已有提备,不可击也。不如撤兵去救合淝之急,就下江南。”
设想,如果此时曹操与刘备激战,没有援军前来,那么可以肯定历史将会改写成“张辽兵败合肥地,孙权威震逍遥津了”。
曹操的对合肥的功绩不能抹杀
正式由于有了曹操作为后盾,才成就了张辽的威名,也正是曹操的救援使得曹操来到了合肥,于是便有了很多关于曹操的故事流传在合肥,关于曹操在合肥的故事本期暂时不表,有机会再单独整一篇曹操的。
话题再回到逍遥津公园
自宋明以来,逍遥津作为官宦地主的私家宅院很少有普通百姓窥探其中景色,直到了解放才作为公园向普通大众开放,
在那个合肥旅游资源稀缺的年代,逍遥津公园作为第一批开放的景点而名声在外。
凡是到合肥没有去过逍遥津总会留下遗憾。
但如今合肥的景点众多,使得逍遥津没有以前那么倍受青睐,阿Q生活在合肥十几年了,只是去过2次,现在外地朋友来了都会叫我带去逍遥津,我都是拒绝的,在我看来,如今的逍遥津只是一个普通市民休闲的场所,
并没有体现出合肥特色,也没有明显的文化印记。
有人也会问了,逍遥津不是有张辽衣冠冢、逍遥湖、飞骑桥等景点吗?
那阿Q只能表示呵呵了,作为古迹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点缀,有多少人去了逍遥津是去看这些景点的,甚至走过飞骑桥的时候都没有发现,逍遥湖也仅仅是供游客乘船玩乐消遣时间的盈利场所,更多的人到逍遥津是来体验游乐设施的,一种现代的游乐和布满商业的气氛早已淹没了历史的斑驳感。
从最早的动物园,到后来的游乐场,逍遥津公园从开始就没有想打造成人文景点的思路,一直以商业盈利为目的,这明显是没有长远眼光的,所以没落也无法避免,设想起初布局就以三国古战场、宋明私家宅院为出发点,那么现在所看到的景象也许大不一样,即便不是免费的,我想很多人都愿意经常去游玩,感受与现代城市不同的世界。
好比故宫,阿Q每次去北京都会去参观,而且每一次收获都会不同,几百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每次都会给我带来惊喜,如果故宫也是像逍遥津这样,那可能结局也是一样,最终沦落为普通大众晨练、广场舞、遛鸟的最佳场所。
即便和故宫没有可比性,但逍遥津也有着自己的性格,很可惜我们在打造的时候没有顾忌它本来的性格特征,而是本末倒置,丧失了文化诉求。
所幸,逍遥津公园四季常青,环境优雅宁静,曲道幽长迂回,假山假石磷峋逼真,不对称式园林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公园既有北方园林的古朴典雅,又有南国园林的妩媚清秀,给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去处。
也仅仅如此!
☞来源:本文为这里是合肥公号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阿Q